第六章 中国智造,慧及全球 植根中国

2007年9月,国际多媒体顶级会议—ACM Multimedia2007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最佳论文奖颁发时,与会者又听到了一个“from China”的声音,齐国君这个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在校生获得此项大奖,而他的同学刘学亮则获得了最佳演示大奖。

一个还在科大读书的学生就已经拿到了国际学术大奖,靠的是什么?其实,站在齐国君背后的是一套完善且有效的科研平台—中科大与微软共同创办的多媒体研究院。微软亚洲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宏江正是齐国君的导师。

仅2007年,与微软合作的中国科技大学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共发表高水平论文72篇,其中有7篇发表在IEEETrans.on CSVT、IEEETrans.on ImageProcessing、IEEETrans.on Multimedia等国际杂志上,20篇发表在国际同行公认的顶级国际会议上,比如CVPR、ACM Multimedia、ICASSP。

早在1998年,微软中国研究院创建之初,就已经瞄准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大在内的国内顶尖高校,这点也恰恰是微软伦敦研究院最羡慕的一点—很难在世界其他地方找到这么多愿意作研究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人才、培养中国自己的科研精英,张亚勤一直致力于与高校和企事业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开展视觉感知、媒体与网络技术、自然语言语音处理和互联网搜索等方面的研究。

2004年,当时的微软亚洲研究院与教育部科技司签署合作协议,将五个成立两年以上的联合实验室纳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了第一批“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包括:“浙江大学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媒体与网络技术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哈工大语言语音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香港科大信息技术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和“中科大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此后,微软亚洲研究院又陆续与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共建了联合实验室,迄今已经有十个微软—高校联合实验室落户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

在与高校开展联合实验室项目的同时,研究院还与公安部、信产部、华为、用友、苏州软件园等国内的很多部委及企事业科研单位也都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张亚勤完全是以一种服务和奉献的心态来推进研究院与国内高校的合作:“微软不要求知识产权,还鼓励我们的研究员去学校兼职,包括我自己也在十几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名誉教授,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研究院充分融入中国学术界,把自己作为中国科研界的一部分。通过与国内高校和企事业科研单位建立联合实验室,从而分享世界顶尖科研资源,提高国内科研整体水平。如果把微软比做一粒种子,那么中国则是令其生根发芽的土壤。微软在中国的成功一定要是双赢,要为中国培养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只有中国的科研实力上升了,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才可能走得更远。”

国内科研实力的强弱以及科研氛围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长期生存发展。张亚勤曾反复强调同一个观点:中国绝不缺乏对于“技术原创”而言至关重要的智力资源,只是需要革新应用资源的机制。中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人才、发掘人才、招揽人才,但更应该探寻出一种使人才价值得以完全发挥的文化模式。

“在北京这些年,我亲身体验了政府对于智力资源的重视,在与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的各位领导沟通交流时,他们的‘求才若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正是由于政府越来越强调人才之于科技兴国的重要意义,才会有那么多在海外学成的英才归国创业。”

张亚勤认为,不但要大力发展国内的科研力量,也要鼓励海外华人科技人才回国奉献。在《百川异源皆归于海》一文中,他写道:

《淮南子·汜论训》用“百川异源,险归于海”来形容众人为同一目标而努力的情形。而根据我的观察,无论是归国学者、本土精英还是仍居留海外的人才,大家都对中国的科技进步感觉欣悦,也都愿为加速这种进步而稍尽绵力。或许这也是“百川归海”的一种形象诠释吧!

在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在其他高科技企业中,我所认识的很多归国人才都有着类似的想法—尽管从编制看来,我们这些华人学者是在外国公司工作、是各自所在企业的一分子,但除了向公司尽责之外,我们还对脚下的这片热土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这里除了公司同事和朋友之外,还有我们的父母亲族、师长学友,还有我们儿时的记忆。这种特殊感情与生俱来,并且时时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抉择—无论我们在中国北京,还是在美国雷德蒙,都对中国的每一次进步感到由衷的喜悦。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我想,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所特有的人才机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当前令人兴奋的进步速度为“人尽其才”提供了最丰富的可能性。

自20世纪80年代起,到美国、到欧洲、到日本研习学业,开启个人事业征程曾是许多中国大学生的梦想,然而近几年来,这种优秀人才外流的势头似已大大减缓—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便已吸引了一批最聪明的中国学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甚至已经成为了其所专精的学术领域内的佼佼者。

至于那些留在海外发展的华人科技精英,我相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心系祖国,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会为中国的发展竭尽一己之力。

江海不拒细流,方能成其深。然而如何“吸引”细流汇聚却大有学问—能否提供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机遇和机制至关重要。

有一次我和微软亚洲研究院互联网搜索技术中心的马维英博士(他曾是台湾省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之后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攻读电气和计算机工程)闲聊,他说起了自己回中国的因由:一方面是想“为自己的国家作点贡献”,一方面也希望“创造并见证中国大踏步前进的历史”—因为中国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随之而来的机遇也是层出不穷,“错过的话未免可惜”。

1979年,邓小平领导着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其后的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国内学子怀抱科技报国的理念,到西方发达国家“取经”。到目前为止,数以百万计的中国留学生曾经在(或正在)美国学习和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回到了祖国,并开始在各种工作岗位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个人预计:今后,选择回国工作的海外学人仍将与年俱增,而整体规模日渐庞大的智力资源终会为“中国创造”提供最宝贵的动力。

“海外的华人科技精英心系祖国,只要有机会,一定会为中国的发展竭尽一己之力。”这也是张亚勤自己两度回国工作的重要原因。他始终说,自己的根在中国,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根也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