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华为不上市迷局 上市的利与弊

上市,让许多企业魂牵梦萦;上市,又让多少企业不堪其累!作为资金与技术双密集的通信行业,资金是否充足成为企业快速成长不可或缺的"一条腿"。

而全球电信巨头华为却没有上市,它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

有关华为上市的话题是从2003年开始的。但是时至今日,华为仍然没有上市,因此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猜测。

本章将为你解开华为不上市和内部股权结构之谜。

上市的利与弊

上市几乎是每一个企业的梦想,只要具备一定的成长性和资产规模,上市就会成为老板和员工孜孜以求的荣耀和财富梦想;甚至只要有一个够好的项目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国内外的风投就会争相飞奔而来,把你推上上市的快车道!

上市多么美妙啊,它强大的诱惑力让无数企业趋之若鹜--通过股市向全社会融来资金发展自己,动不动就上亿,甚至几十个亿,还可以不断地配股、增发,不断地融资!而且,你融来的所有资金--都不用还!向银行贷款有这么轻松吗?

最为诱人的是,上市能让老板和企业员工一夜暴富!所以无数企业即使未能达到上市标准,也会想方设法隐瞒真相,文过饰非,蒙混上市;而已经上市的许多企业如果经营不善,高管们也常常会违规运作搪塞过关,轻则不披露重大信息,重则蒙骗造假。但这样做付出的代价,通常只是证交所对企业"公开谴责",罚款数十万元了事。因为违规的成本太小,违规作假才屡禁不绝。

但是,这些"硬上市"的企业,往往本身经营就有问题,上市之后迟早都会曝光,这就是上市付出的代价。

而大量经营不错的企业上市之后,仍然会遇到种种意料不到的后遗症,比如再也不自由了,必须接受监管、审计,必须接受法律、财经公关等专业机构的服务;必须随时接受媒体的监督;必须接受重大举措、战略交由股东大会"外行"们审议、表决和及时曝光;而公开"底牌"常常让企业陷于被动......即使这些你都没问题,但你的内心会骄傲,会自大,自信会导致盲目投资,市场一波动,就可能危及到主业......

这就是华为等优秀企业不上市的共同原因。太差的企业上不了市,太好的企业又不上市。而且任何企业上市,都必须接受一个永久的后遗症--交易成本尾大不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还有诸多后遗症,比如股价大起大落造成人心浮动,比如小股东套现的不可控,比如与上下游争利导致信用丧失,比如上市与企业精神背道而驰,又比如为激励员工而上市,结果在一群富翁面前又谈何激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上市虽好,却必然让企业陡生变数。

根据华为内部人士的说法,华为上市主要目的不在资金,而在于华为的"国际化"。这包括了资金的国际化,更包括了公司业务、管理上的国际化。

2010年8月9日,《新世纪周刊》发表了题为《华为上市还是不上市已到抉择关口》的文章。文章称:2009年,华为以创历史纪录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宣告了对金融危机的胜战;而2010年,欲借雄厚的财力,以海外收购扩张国际市场的华为,却屡尝败果。

海外收购的屡战屡败,对华为来说已是循环多年的"魔咒",正阻碍着它从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进一步升级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

太多的分析表明,阻碍美国政府接受华为的主要障碍是对华为神秘背景的猜疑。解决这一猜疑的药方也显而易见,就是上市,而且是海外上市。主动接受最严格的资本市场监管,并向全球的投资者详尽披露股权结构、资产负债表等等信息,这看起来已是华为升级的必由之路。然而,华为不愿上市。

华为是资本市场很愿意接纳的公司,但华为从不积极。其理由,业界猜测,从"理不清、理还乱"的"职工股"到海外市场扩张需要,不一而足。

现在,上市还是不上市,华为已到抉择关口。为表示透明化,华为从2005年开始每年坚持公布年报。不过其年报也被外界指责问题多多。一方面华为的年报发布时间缺乏规律,另一方面,华为每年公布的数据项目都在发生变化,中英文报告常有诸多不一致之处,财务报表不完整等等,这些都备受诟病。

显然,这离政府监管者和市场希望看到的"透明化"还很遥远。上市,尤其是去海外市场上市,成为一家国际公众公司,已经成为华为想要解决问题的捷径。当然,对于华为来说,上市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上市,更加重要的是能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一套被监管的、有公信力的、更体现企业核心价值的运营模式。

但上不上市,实际上是一个困扰华为10多年的问题。华为多位员工都称,在1998年、2004年前后,公司都曾有过将要上市的内部传言,最终不了了之。而其中的"拦路虎"是难以解决、沉疴多年的私人股权清理以及关联公司问题。

一位在华为工作十余年的老员工对记者说:"如果公司上市,我当然很乐意接受这份厚礼,但是从理性角度来看,上市对华为未必是好事。"他担忧地对记者表示,现在华为的员工虽然在某些方面对公司也有抱怨,但是作为华为人,每个人都有着一份归属感,通过"集资"把钱投到公司,从而与公司紧密相连。一旦企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必然是急需处理的一部分,处理不好持股问题必然会导致人心涣散。此外,对于一些持股比例较多的中高层来说,可能会出现追逐短期利益的现象。

任正非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华为就带有很深的民族情结,就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对于面临提高海外知名度挑战的华为,上市或许会助其一臂之力。

2009年,华为有关人士表示,华为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国际化、有竞争力的公司,公司不排除任何有助于达到目标的措施。市场人士据此分析认为,华为的上市,尤其是走国际化道路的上市,有助于其吸引一批高质量的战略投资者,同时对于华为现在比例日益提高的国际业务而言,其透明、严格的公众公司形象将极大地推动华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以真正实现其成长为国际化公司的目标。

而另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则称,华为不愿上市还有一个很实际的顾虑,即担心欧美等国的反海外腐败法律法规会制约华为在新兴市场的扩张速度,"华为是'土狼文化',一旦上市就会被欧美的法律法规捆住手脚。"

2011年4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上市有助华为进军美国》的分析文章,文章认为:"华为迫切希望进入美国高端市场。该公司能否继续快速增长,或许就取决于它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如果华为真的希望消除华盛顿的担忧,任正非手上是有办法的:将公司进行整体公开上市,最好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市场,或者至少同时在香港上市。这将一举消除有关所有权和管理透明度的担忧。"

有许多业界人士认为,尽管任正非一再强调"亲属不会接班",但是华为的"接班人"问题和任正非退休之后公司的治理结构将是华为迟早要面对的问题。而如何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改变公司的治理结构,对于华为而言,上市是保持稳定发展的最佳选择。

对此,有业内人士也指出,走入资本市场,向外界公开自己的管理机构,利用资本市场在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势,是一些民营企业最好的选择。而对于华为来说,上市也是华为的最佳选择。它将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和透明,实现的是制度化和国际化的大跨越,更加有利于国际化发展。

国外有很多上百年的家族企业,但在百年之后,他们还是选择进入资本市场,开始利用资本市场环境下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企业,保证企业的决策正确和稳定发展。

无论如何,上市是必然的,华为在等时机,选择上市的方式,权衡利弊。其实华为的打算无非是上市后还能够保证公司的稳定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