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华为不上市迷局 华为是否会上市?

华为为什么不上市?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句老话叫做“鉴古知今”,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华为历史上唯一一次吵着嚷着要上市的经过,也许就会对这个问题有全新的认识。

前面说的是上市之后的交易成本。那么在上市前一步,企业凭什么选择上市,还是不上市?在此,从华为如果选择上市必须付出的交易成本来分析,便可知原委。

一是全员持股不适合上市。华为前高管胡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华为在创办的初期,作为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同时为了吸引人才,任总大量稀释了自己的股份,这就是华为的全员持股。既是员工又是股东,所以华为能万众一心,蓬勃向上,企业的执行力特别强。如果华为上市,就会有成千上万个千万或亿万富翁,绑上黄金的雄鹰还能在天空翱翔吗?曾经有一位海外的着名行业分析师和我讨论北电为什么衰落得这么快,他说:一大堆亿万富翁讨论公司的生死存亡,他们哪有紧迫感。所以北电错过多次转型的机会。另外,任总的股份可能很低,如果上市,就可能失去控制权,华为还离不开任总。”

二是商业模式与股市规则冲突。华为将自己定位为量产制胜型公司而非技术制胜型公司。华为一有新产品投入市场,即以两三年量产之后的规模来定价,一开始就进行战略性亏损。这样,国外竞争对手由于在成本上的劣势,很快就败下阵来,同时也杜绝了其他小公司的崛起。

比如20世纪末接入网服务,UT卖1800元每线,华为率先推出600元每线,UT很快就消失了,华为占领了70%的接入网市场份额。同样原因,华为宽带市场占全球份额第二。华为亏了吗?事实证明,华为大赚。

那么,如果华为是上市公司,就要对每季度的业绩负责,就不能让一个产品亏损两三年或者更长时间,更不能以此来定价。如果以上市公司的游戏规则去运作,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华为了。

三是华为除了能轻松获得银行贷款,还自有一套融资模式。华为充分利用低成本研发,大量培育非核心业务,做大之后再卖掉,将融来的钱投入核心业务的研发和销售,通过对降价的补贴,使核心业务迅速扩大市场份额。2001年,华为以7.8亿美元出售电源和机房监控业务,2005年以8亿美元出售H3C企业网和数据通信业务,2008年以20亿美元高价出售50%左右手机业务的股权。

这就是华为的融资模式,也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融资从来就不是华山一条路。由此可见,如果华为选择上市,付出的代价难以想象,越是优秀的企业,选择上市的交易成本可能越大。

上市以后,公司就不得不接受证监会的监管,那些并不优秀,为圈钱而上市的企业经不起检验的管理问题和业务模式问题等后遗症,迟早就会暴露出来,迟早会带来股价的暴跌、媒体和社会的诘难以及信任丧失、企业后续发展的乏力,严重的还会受到证监会的惩处。

事实上,这类以国有为主的企业通常因业务模式落后和管理不善而达不到上市标准,但为了让这些企业脱困,证监会又让它们上了市,一种严重的上市后遗症就产生了。

创业者要审视当下的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和方法等,是否适宜在上市公司规范的游戏规则下生存。

胡勇认为:“在华为和中兴崛起之前,电信业是技术驱动的产业,企业投入巨资研发新产品,然后定高价,赚取高额利润,回收研发成本,再投入开发新产品;当产品量产、跟随者大量进入后,开始降价,产品生命周期快速进入末期,开始向市场推广新产品,赚取高额利润,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我们比喻这种商业模式为王小二卖豆腐。王小二开了一家豆腐店,卖两块钱一斤,有人看见有利可图,开了第二家豆腐店,王小二开始降价到一块五,三家、四家……豆腐店越开越多,价格降到8毛,王小二豆腐店倒闭。

“IT泡沫破灭以后,华为敏锐地发现,电信业已由技术驱动转变为客户需求驱动,因为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了目前的客户需求,新技术越来越难以被市场证明。

“华为将自己定位为量产型公司而非技术创新型公司,进行了商业模式创新,新产品投入市场即以两三年后量产的模型来定价,一开始就是亏损,这样,西方竞争对手由于在成本上的劣势,往往要丢市场份额,同时,不可能有小公司再度崛起。试想:王小二第一个豆腐店就定价8毛,还会有人开豆腐店吗?

“如果华为是上市公司,就要对每季度的业绩负责,就不能站在一个产品5年或者更长时间能不能赢利来定价,从而去占领市场。如果以西方公司的游戏规则去运作,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华为。”

至于许多人关注的华为是否会上市,任正非从没有排斥过。正因为他对资本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对此保持高度的审慎和敬畏。当看到一个个高扬资本运作大旗,最终被资本运作得满地找牙的企业时,我们能够理解任正非的良苦用心。也许并不差钱的华为上市后会受到很多制约,捆住手脚,阻碍发展。一个非上市的、中国的民营高科技企业(而不是集团),如果能早日成为伟大的世界级企业,或许比上市更有非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