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凌志军序

几年来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关于亚勤的书。我相信他的故事一定有一些特别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大堆头衔和赞誉。他的做事水平的确引人入胜,但是真正让我回味无穷的却是他的做人水平。

按照今天的社会标准,亚勤似乎具备了一个杰出人物的全部要素。他吸引世人瞩目的成功开始于少年时期,又在此后几十年每个重要的人生阶段绽放出耀眼光芒。直到今天,你仍然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他是东方和西方两种教育制度杂交的产儿,是中国和美国两种社会文化融合而成的科学家和企业管理者。他和他的同事让一个经典的西方资本主义公司深深扎根在东方的土壤中,也让一代中国青年的智慧和勤奋享誉西方世界。在中国人走向世界走向现代文明的大历史中,他和他的团队开创了两种信仰、两种制度、两种文化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最杰出的案例。

然而还有更重要的。亚勤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疯狂革命的时代、左右彷徨的时代和激烈变革的时代。当21世纪到来的时候,他的人生之路伴随着席卷全球的新技术浪潮达到高峰。我一直相信,这个年龄的人拥有一种天赋机缘。比他年长的一代人,没有经过新世界的熏陶,缺少对于新潮流的亲近感,因而很难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引领者;比他年轻的一代人,没能经历旧世界的洗礼,缺少一种坚韧、豁达和通透的风范,所以很难理解他之所谓“为什么要打败别人”,以及“成功是一种习惯”,也不能想象为什么最杰出的人会把做人看得比做事更重要。

我们正经历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成功者层出不穷,就像不断涌上沙滩的海浪一样,拍打着这个每天都在变化着的国家。文人为他们立传,商家为他们包装,官方机构也来为他们增光添彩。整个社会都把眼光投在他们身上。年轻一代渴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可惜的是,人们过多地关注成功者做事的诀窍,却过少地了解他们做人的境界,因而还是不能摆脱下面一些问题: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为什么会有患得患失?为什么会有茫然无措?为什么会有怀才不遇?为什么会有怨天尤人?为什么会有钩心斗角?为什么会有昙花一现?为什么我既不笨又不懒却总是到处碰壁?又为什么我即使成功了却还是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被成功所累?

现在,我手上这本书稿正是关于亚勤的。这是一个杰出人物的足迹,很好看,也值得回味。就像比尔·克林顿在美国总统任上写给亚勤的信中说的,“一个灵感的启示”。而它给予我的最具启示意义的“灵感”就是: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种种做事的机巧当然能够帮助你赢得优势,但是,只有你做人的水平方能决定你究竟能够走多远。